
抵千万的不是喜爱
文/阿宸
微博/是阿宸呐-
公众号/朝绾
一
「您好,您的快递到了,麻烦到门卫室取走,谢谢」
又是一条快递通知信息。
我记不得这次买的东西是什么,但女人对拿快递拆快递总是乐此不疲。
撕掉黑色包装,露出内里的书籍,我想起这是上个月在一个图书网站上买的。
一,二,三……八,九……共十本。
恰巧室友进来看到这个场景,随口无意的说一句:“哎?你前几天刚买的一套书不还放在那么?”
我听完,回想前两天的新书,继而转头面对着书架上另两排的书籍,陷入了沉思。
二
对于纸质类物品,我总爱有种偏爱。
书架上有一个角落,放置着一个方正的盒子。在里面,珍藏着我收集的各种物品。
图书、海报、明信片、歌词本,甚至于专辑的外包壳,我也舍不得扔。
而在书架的其它位置,则摆着我这几年零零碎碎买的书籍。
在它们中,更多的则是全新未被翻阅一次。
若说我最有愧的,便是平白落下灰尘的它们。
它们静静的立在那里,静静的凝望着每日都会在书桌下工作的我,就那么静静的存在着,从不去打扰我。
每次朋友看到满当当的书,总会问一句为什么。
“我只是喜欢,不行么?”对于朋友的不理解,我是这样回答的。
我总以为喜爱可抵千万。
三
某一日,天气大好。
我将书架整理一番,把书籍都搬出晒晒阳光。忙罢,随手拿本书闲闲翻看。
噢——三年前我看过这本,说的什么来着?
我不记得。
另一个东西突然稍瞬掠过。
是「毫无意义」。
此时的悠闲时光乍然而止,令我没得心情去继续享受。
我现在在想,抵千万且长存,和短暂一瞬的喜爱,究竟孰轻孰重呢?是前者吧。
可我把它们买回来后,却让本该沉淀心底的文字在灰尘中沉默,因我所谓的「喜爱」,令它们原本的光泽蒙了尘。它确实抵千万,我却让它如同消逝。
这种有愧的感觉中让我又增添了一丝丝罪过。
罪过的是,明明有充分的条件,却只是充分的放置而已。
四
如果精神世界是一座房子,而我是房主,这意味着里面装什么,放置什么,不会有人替我决定。
支配权在每个人自己手中。
多年的教育,模板下的成长,生活的经验,对世界的认知,情感的理解,自我的思维或观感等。随着时间流逝,都在慢慢更新替代,而早些年替换掉的东西,像火灾之后的灰烬一般,被吹散,被遗忘。
逐渐丢弃的,剩下的和新增的,一同汇聚成现在我的模样。
可能这就是意义吧。
全没了的,是早年糟糠。
如今只剩下的,成为了意义。
五
人们总在追求各种,享受各种。包括经历,过程,或是结果,都是为了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。
换一种说法,到底是什么成就了意义呢?
消费和收藏带给我内心即时的满足感,这无法否认,起码在那一秒直到拥有,我是快乐的。可之后呢?
没了。
接着空虚继续被填补,短暂的快乐再消逝,反复进行。除了物理上,什么都没有剩下。
即毫无意义。
存在着,却没能发挥出它的原本价值,这就是一种浪费吧。
我的房子着了火,飞烟吹散过后只剩下灰烬,连同当初短暂的快乐。
什么都不剩下,也什么都不是。
本文由 阿宸 创作,如需转载,续写,引用,请通过本网站联系我们,微博(白茶清欢文学社接待组)私信我们,或QQ联系2856420824或2608764082。